您当前的位置:资讯 > >正文
天天百事通!“各怀鬼胎”遭遇“深渊巨胃”:欧美军工产能告急下援乌分歧已现?

时间:2023-03-31 06:31:51   来源:澎湃新闻

当地时间3月27日,英国“挑战者2”主战坦克等新一批西方援助的武器装备运抵乌克兰,同日德国方面也表示,已向乌克兰交付此前承诺的18辆豹2主战坦克。对此,乌克兰方面仍敦促欧洲增加和加快对乌克兰的现代武器供应,以便快速结束战事。


【资料图】

英国“挑战者2”主战坦克。视觉中国 图然而,面对俄乌冲突战场上巨大的武器消耗,西方各国向乌克兰交付的武器装备只是杯水车薪,而乌克兰日益膨胀的“深渊巨胃”也对各国的军工产能提出了挑战。眼下欧美多国国内对于是否继续加强援乌,态度不一。新一批装备抵乌,效果几何?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乌克兰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3月27日宣布,乌克兰收到了第一辆英国“挑战者2”主战坦克,以及其他西方盟友捐赠的装甲车,并对盟友的持续支持表示感谢。

西方此次援助乌克兰的新一批军事装备包括英国“挑战者2”主战坦克、美国“斯特赖克”装甲车和“美洲狮”防地雷反伏击车、德国“黄鼠狼”步兵战车。德国总理朔尔茨27日表示,已向乌克兰交付了此前承诺的18辆豹2主战坦克,并正准备与丹麦联合交付豹1主战坦克。

斯特赖克轮式装甲车。资料图另据《华盛顿邮报》3月22日报道,美国计划加速向乌克兰交付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波兰和斯洛伐克则决定向乌克兰提供米格-29战斗机。这批西方坦克和战车被普遍认为将参与乌军“即将到来的”春季大反攻,甚至成为乌军反攻的主要依靠。然而,目前这些武器还远远无法填补乌军的需求。波兰和斯洛伐克提供的苏制战斗机在目前以近距离炮战为主的战场上作用有限,而将增加主要装甲力量的M1艾布拉姆斯坦克预计在乌克兰可能的春季反攻之后约六个月才可运抵。除了援助迟缓及数量不足的问题,乌克兰的武器愿望清单上的其他关键项目也仍未得到满足,如美国F-16战斗机和长程火箭炮等精密装备和弹药,特别是现有苏制坦克和火炮所需的炮弹。

目前,乌军正使用本国自苏联时代留存下来的装备和从俄军缴获的装备所组成的“大杂烩”作战。有乌克兰士兵表示,即使对作为乌军坦克主力的T-64主战坦克进行升级,也比不上拥有先进光学设备的美国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报道称,旨在夺回大面积俄控领土的“春季反击战”对乌克兰军队而言,或将成为对它的决定性考验。

当地时间2023年3月20日,乌克兰,T-64主战坦克在顿涅茨克州地区向巴赫穆特方向行驶。视觉中国 图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欧洲中心高级研究员雷切尔·里佐认为,“显而易见,时间站在俄罗斯这一边”,俄罗斯军队有足够的士兵和物资在大规模战线上长期作战,而乌克兰没有这种优势,如果武器的交付速度不够快,乌克兰将极难对俄罗斯进行反击。军事评论员白孟宸则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指出,西方现代坦克的优势主要在于观瞄系统,有助于提升乌军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及信息化水平,这虽然可能在小型战斗层面上会带来一定优势,但很难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影响。

白孟宸进一步表示,一方面,战场上一般不会出现“坦克对坦克”的作战情况,而面对宽大的战线以及和俄方巨大的火力体系差距,几十辆现代坦克的“质量”优势在战场上能够发挥的效果有限。另一方面,乌克兰的物质和人员情况能否满足新装备的运输和操控条件也是个问题。

乌方“胃口”愈大,西方产能告急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3月23日在与欧洲理事会的视频通话中称,假使防务合作“没有延迟或停滞”,乌克兰可能会在今年“战胜俄罗斯”。然而,泽连斯基所言的“供应大前提”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理想状态。白孟宸对此指出,西方已经“努力”在为乌克兰提供武器装备,但面对乌克兰方面越来越大的“胃口”,很多国家也已感受到援助对本国经济、工业及国防的压力。

据《卫报》3月22日报道,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表示,目前乌克兰消耗炮弹的速度已经超过了西方国家生产的速度,这对产能构成了挑战。据新华社今年1月28日援引《纽约时报》报道,在俄罗斯去年2月24日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之前,美国陆军每月生产1.44万枚非制导炮弹,这足以满足美军的作战需求。然而,向乌克兰武装部队提供补给的需求促使美国国防部去年9月将炮弹生产目标提高两倍,并于今年1月再次将目标翻倍。

欧洲方面,据《卫报》报道,欧洲最大弹药制造商之一——挪威军工企业纳莫表示正试图新建工厂,以满足乌克兰激增的武器需求,但这一计划因当地电力供应紧张而受阻。纳莫的首席执行官还透露,眼下乌克兰对炮弹的需求比正常情况高出15倍,欧洲的军火行业需要投资2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49亿元)建设新工厂,以满足乌克兰的需求。

除此之外,西方各国的经济也都受到了高额援乌军事预算的影响。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3月25日报道,德国工商会在今年2月的一份报告中发出警告:到2023年底,乌克兰冲突将使德国损失超过1600亿欧元,人均GDP损失2000欧元,这占到了德国人均GDP的4%。西班牙金融服务公司桑坦德银行去年的一份报告则指出,截至2022年,用来援助乌克兰的预算(包括能源成本上升造成的损失)使欧盟损失1750亿欧元,占欧盟GDP的1.1%-1.4%。

白孟宸认为,尽管西方在花费资金迅速提高产能,但是这种“迅速”概念的落实也是以年为单位计算的,而在西方产能上来之前,短期内西方将寻求新的供应方来满足乌克兰的弹药需求,如从韩国、日本、以色列等有一定军事产能储备的国家购买现成弹药。受制于本国的经济体系和军事体制,西方军事工业生产模式很难有太大的改变,而自海湾战争以来,西方以“高附加值”为特点的军事工业体系,令其便于获取巨额利润的同时,但这也使得产能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此外,西方国家自冷战开始到现在为止的弹药储存量几乎已消耗殆尽,生产新弹药所增加的成本也是一个问题。

同时,在援助中减少官僚主义影响的尝试并不顺利,因而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武器援助迟迟无法交付。据《卫报》3月6日报道,一项由英国牵头,旨在为乌克兰提供新武器并降低官僚主义影响的国际基金饱受拖延困扰,截至3月初仅分配了5.2亿英镑总额中的2亿英镑。据了解,有超过1500家供应商向英国国防部提交了总价值270亿英镑的投标。

一些竞标者透露,投标总价之高令上述基金秘书处不堪重负。有供应商透露,上述基金秘书处只有两个工作人员。然而,英国国防领域消息人士表示,有一个更大的团队正在评估竞标。但这位消息人士也承认,在为乌克兰紧急采购军火的过程中,(竞标者)表现出的强烈兴趣是一个复杂因素。这项基金处理流程的拖延表明,确保军事援助符合政客们的野心极具挑战。

援乌态势减弱?各国“心怀鬼胎”

美联社与芝加哥大学全国民意研究中心联合创办的公共事务研究中心今年2月发表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自去年春天以来,美国民众对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或资金、接受乌克兰难民或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的支持率总体有所下降,其中,共和党人更不支持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或资金,总体支持率仅为39%。另有22%的共和党人认为美国不该介入俄乌冲突。

欧洲多国则认为,应当继续加强支援乌克兰的力度。据《卫报》3月22日报道,斯托尔滕贝格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希望北约成员国可以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行的下一次北约峰会上达成共识,同意提升成员国的国防开支。

此外,一向中立的瑞士也开始动摇。根据路透社3月28日的报道,虽然瑞士政府本月表示,该国仍禁止购买瑞士武器的国家将武器送往冲突一方,但是乌克兰驻瑞士大使强调,中立和向乌克兰出口武器应该被视为不同的问题。这番发言在瑞士引发了广泛的争论,瑞士不得不在坚持其理想外交政策的同时,应对来自欧洲其他国家和其武器制造业的压力。目前,瑞士拒绝了德国、丹麦和西班牙将瑞士军用物资再出口到乌克兰的请求,但已经采纳了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并一再谴责俄罗斯的军事行动。

但白孟宸认为,针对美国国内反对援乌的声音,实际上共和党人的一些说辞是美国两党制下的产物,总体而言,美国的援乌态度未来不会有太大变化。因为援乌过程中,美国在能源、军火出口方面,甚至从内部消化的大量“隐形”援乌资金上看,“美国实际上是在获利的”。

白孟宸分析指出,至于欧洲国家,它们的情况则比较复杂,波罗的海三国及波兰等东欧国家会倾向于呼吁“不遗余力”地援乌;而德国、法国、英国在声援乌克兰的同时则会更多地谋求采购和供应本国军队的装备,为本国军工体系的发展考虑;而荷兰等没有自己军事工业体系的国家,必须通过采购武器装备进行援助,迫于经济压力,这些国家的援乌态度可能会越来越消极和谨慎。

对于之后的俄乌态势,白孟宸表示,双方很有可能还要再继续“消耗一段时间”,乌克兰可能还是会谋求大规模的反攻行动,但随着士气、弹药的消耗,双方现在的压力程度也在上升。目前双方都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全球在这个危机中所付出的代价是超乎想象的,因此最终整个危机还是会通过谈判的方式解决,“只不过这种谈判的前景在最近一年内可能很难实现。”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标签:

精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