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俄乌冲突刚刚拉开帷幕之时,恐怕谁都没想到这场仗会如此旷日持久。更没有人会想到,那些曾经在国际军贸市场上叱咤风云,设计指标“无敌于天下”的各类武器系统,会一个个地在此折戟沉沙。
(资料图片)
诸多西方武器曾经被誉为“抗俄神器”
这其中,曾被视作高精尖武器的俄罗斯T-90系列坦克、苏-35战斗机和卡-52武装直升机等,挨个在战场上“现出原形”。而西方国家的PZH-2000自行火炮、M-777超轻型榴弹炮、TB-2无人机和“海马斯”多管火箭炮等,也没少在实战中出丑乃至贻误战机。正所谓“战场是检验武器效能最好的试验场”,一些装备才刚刚上阵,其头上的“光环”就瞬间黯淡了,一个绝佳的例子就是英国对乌提供的“风暴之影”隐身巡航导弹……
乌克兰使用“风暴之影”攻击卢甘斯克地区
这型来自英国的空射型隐身巡航导弹,一举打破了西方对乌军援时所恪守的“最大射程不超过150公里”的红线,是乌军手中为数不多的足以打击俄罗斯本土的远程武器之一,故该弹刚一上场,就被乌克兰宣传部门“吹上了天”。起初,“风暴之影”的表现也确实颇为亮眼,就在英国官方证实对乌援助该弹的同一天,乌空军就用一枚“风暴之影”打击了卢甘斯克市尤比列伊内村。短短几天后,乌军又向卢甘斯克发射了两枚“风暴之影”并命中目标。
采用隐身外形设计的“风暴之影”
得益于西方国家对乌空军战机的改装,这款北约制式导弹得以从苏制苏-24MR侦察攻击机上发射,成了乌克兰手中的一张大牌。不过,“风暴之影”的初战告捷,却也成了其最后的辉煌。在俄国防部的相关战报上,很快就出现了对“风暴之影”的各种拦截战例,且俄方还放出了大量相关照片。
遭拦截的“风暴之影”导弹的残骸
为何俄军能相对轻易地拦截这款导弹呢?原因可能有两点,即“风暴之影”的性能不足和俄罗斯防空部队的实力增长有关。从英国方面的说法来看,其提供给乌克兰的“风暴之影”属于性能缩水版,最大射程在250公里左右,比英军自用版缩短了100公里~150公里。换言之,乌克兰空军的苏-24战机需要飞到距离目标较近的空域上才能发射导弹,大大增加了被俄方提前发现的概率。同时,“风暴之影”虽有一定的隐身外形设计,但其飞行速度还不到0.7马赫,以防空武器对该弹进行拦截的成功率并不低。
“风暴之影”的突防成功率大为下降
同时,俄罗斯军队的要地防空作战模式也出现了改变,从之前的将防空武器分散部署的方式改为集中使用。而且,为了便于指挥控制,俄罗斯空天军防空部队还将陆军的防空武器纳入一体化指控系统之中。如此一来,就为俄军提供了多层次区域防空拦截能力,乌军战机和巡航导弹的突防成功率大为下降。根据美国智库“哈德逊”的报告,在S-400防空系统雷达的协助下,俄防空部队曾在150公里外击落飞行高度仅50英尺的乌军战机,且还引导苏-35战斗机击杀了177公里外的空中目标。
俄军已构建起立体化防空体系
可以说,“风暴之影”导弹本就存在某些性能缺陷,在日益完善的俄罗斯防空体系面前,其表现和战果必然如昙花一现一般,很快便从神坛跌落。或许乌方本指望以该弹来扭转战略颓势,但现在看来还是白费力气了。